市第十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
為紮實推動文明潤疆,宏揚和傳承中華優異傳統文明,7月4日,庫爾勒市第十小學舉辦「和趣·立品·強身·潤心」課後服務效果展。

活動分為「和」「趣」兩個華章,第一華章「和」通過舞龍舞獅、腰鼓、陶笛、書法等形式,充分展現市第十小學「雙減」效果,第二華章「趣」,伴隨著明快的節奏,秦腔《蘆花蕩》《和趣·習禮》京劇《定軍山》豫劇《朝陽溝》黃梅戲《孟姜女》等節目連續上演,同學們精湛的演技和高超的水平贏得師生們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。

精美的作品和精彩的表演,不僅豐厚了學生的學校文明日子,也展現了庫爾勒市第十小學學子活躍、健康、向上、富有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。為孩子們搭建了發揮才藝、展現自我的舞臺,激發了孩子們學習中華優異傳統文明的愛好。
五年級學生李子奇說:「我學陶笛兩年了,在學陶笛的過程中我很高興,在接下來的學習中,我還要了解和學習更多的傳統樂器,為傳統文明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」
「我覺得戲劇十分有意思,衣服和妝造都很美觀,學習戲劇不僅豐厚了我的課余日子,還讓我感受到了我國傳統文明的魅力。」五年級學生努爾艾力·買買提說。
為貫徹落實「雙減」方針,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,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愛好愛好,市第十小學堅持「五育」並重,滿足了學生的不同學習愛好需求,促進學生高興學習、健康成長。
「市第十小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識為主線,結合『雙減』作業紮實開展文明潤疆為主題的課後服務,開設了書法、戲劇、舞龍舞獅、陶笛、葫蘆絲和武術等特征項目,各族學生學在一起,玩在一起,在培育學生愛好愛好的一起,讓學生堅決了文明自傲,培育了學生對中華優異傳統文明的酷愛。」庫爾勒市第十小學黨支部書記李澤青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