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特的迎中秋体验这难忘的劳动课定格在营东学子的记忆中
月是中秋明,情是中秋濃。中秋佳節行將到來,為營造歡喜的節日氣氛,讓同學們更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親身體會中秋文化的共同魅力,一同培養學生正確的勞作價值觀、良好的勞作習氣和品質,享用勞作帶來的效果與高興。9月28日下午,濟南市營市東街小學開展了主題為「月盈中秋,悅享勞作」 的實踐活動,學校董慶峰書記和三年級的孩子們一同製造月餅、采摘蔬菜,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中秋勞作之旅。

勞作張科鋒教師耐心向同學們講授了月餅的製造方法,孩子們專心致誌地聽著,認真地記著。隨後,隊員們開始著手製造。他們依照教師的提示,將糯米粉和適量的水拌和成面團,然後將面團搟平,包入餡料。此時,他們的小手沾滿了面團和餡料,但他們並不介懷,反而充滿了著手的興趣。有的學生小心翼翼地將月餅放入模具中,有的則以更加構思的方式製造各種形狀的月餅。整個製造過程中,隊員們繁忙而開心,互相幫助、交流著製造經歷。

活動進行到結尾,同學們總算完成了月餅的製造。每位學生都收成了一份歸於自己的效果,他們將這些月餅裝進精美的禮盒中,預備與家人一同共享這份勞作的喜悅。
菜地裏,青椒紅綠交錯,沈甸甸地掛滿枝頭,一派豐收的現象。「青椒的種子在哪裏?怎樣判斷青椒是不是老練?青椒和辣椒怎樣區別呢?」 董慶峰書記親熱的和孩子們交談,給孩子們講解了很多蔬菜種植的小常識。孩子們專心致誌地聽,認真地觀察董書記嫻熟的采摘動作,我們都躍躍欲試。
阡陌桑田,韭菜飄香。董書記詳細講解了東西的運用、割韭菜、選韭菜的方法以及註意事項,並給我們做了演示。原來,看似小小的韭菜,還包含了這麽多常識呀!同學們依據董書記的演示收割,一手握住韭菜的底部,一手握緊鐮刀,小心翼翼地割下,握在手中滿滿的成就感!
同學們幹勁十足,不一會兒就采摘了滿滿一盆青椒,收割了許多韭菜,一張張小臉上洋溢著喜悅的表情。
經過這次活動,同學們深刻感觸到了中秋節的習俗根由,體會到了勞作的高興和興趣,增強學生的勞作意識和能力,也增進了學生對家人聚會的情感認知、對祖國和家園的真誠熱愛。營東小學經過一列勞作實踐課程,堅持教育教育同勞作教育實踐相結合,讓學生在勞作中磨練意誌,培養能力,感觸其間的高興和魅力。一次體會,一段感悟,一分耕耘,一種收成。就讓這共同的迎中秋體會,這難忘的勞作課定格在營東學子的回憶中。